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双雄对决之非洲战火_第七百零五章 外蒙战火(6) (第1/2页)
当乔尼巴耶夫斯基带着199师奔着乌兰巴托杀过来时,杜晖的整个战略计划上的漏洞被铁木辛哥捕捉到不说,并且无限的放大了,只是有一点,包括杜晖都没有想到的就是东北军基层官兵在整个战役过程中的大局观,这也是杜晖一直强调的在完美的计划也要有人去实施,并且这还不算,他们还必须给上层下达的作战计划进行查缺补漏,毕竟战场上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谁也不敢保证敌人下一步会如何行动,在敌我双方都没有确切情报的条件下,每一个人的战场判断能力将变得非常的重要,并且每一层指挥官的战场情报汇总到他面前时,他都要尽量做出正确的判断,首先做出判断的就是阿拉坦乌拉,他的前后都有苏军的重兵攻击,结果打着打着他前面的压力没有了,自己一个连的兵力突破敌人防线后又往苏军纵深推进了300米,当然这可以解释为敌人前面的守军大量都被自己消灭了,兵力不足的原因,那么这个时候最该出现的情况就是自己后面的敌人拼死攻击争取牵制住自己对吧!但是却出现了一个相反的情况,自己后面的敌人开始退却,并且构建防御工事,这一举动让阿拉坦乌拉很不理解,难道苏军彻底的败退了,他马上命令前面的部队继续攻击前进,同时命令一个营的兵力往后追击敌人,直到现在阿拉坦乌拉还是没有感觉到问题出在哪里,毕竟苏军要是败了撤退了,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但是他后面的营在攻击中遭到敌人的拼死抵抗,这也可以解释为敌人断后的部队死战不退,但另外一个情况是自己前面的部队突击到敌人疑似指挥所的位置后,遭到了敌人顽强的阻击,这就不太对了,难道敌人不打算撤退吗? 当然阿拉坦乌拉也没有那么精明,但是他可以用电台联系在南门前几公里处打伏击的部队,让他们分成一部分人来侦查一下,看看苏军就算是撤退,他们准备往那边跑,结果阿拉坦乌拉得到的消息是,被伏击的苏军根本就没有撤退的迹象,并且一个连的部队在赶往阿拉坦乌拉部时,和苏军大量的部队遭遇,当然这个连选择了阻击,因为他们以为这些部队要去救援被伏击的苏军呢!结果可以有趣了,几千人的苏军居然没有人和这个连纠缠,他们仅仅用两个连左右的兵力来牵制自己,然后大部队从另外一边继续前进,并且他们选择的方向居然不是被伏击苏军的方向,当然这个连长只是把消息上报了而已,他没有想到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不过阿拉坦乌拉可不是好忽悠的,他知道事情有异,虽然他判断不出来这伙人到底要干什么,不过他可以直接把情报汇报给杜晖,在杜晖得到一股上万人的苏军奔着乌兰巴托杀过来时,杜晖第一次有一种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感觉,和佐佐木一郎对战时因为双方太了解了,所以杜晖还没有这种感觉,而这个时代的人,尤其是一个苏联将军又这样的觉悟和判断力,也可以看出苏军在二战中胜利也不是偶然的,当然他旁边的李兴国还有蒋经国、孔令侃都希望杜晖马上就下达命令,让附近的部队返回并阻击这股苏军,杜晖摇了摇头说道:“放心好了,我的计划虽然不够完美,不过这个瑕疵有人会来弥补的。” 杜晖对自己的部队充分的信任也是有原因的,在接到乔尼巴耶夫来袭前,他就接到左右两翼师长的来电,大意就是已经彻底的击溃了两翼的苏军大部队,现在正在追击中,而阿拉坦乌拉的来电是根据自己伏击部队提供的,他明白这个情报不会直到阿拉坦乌拉那里的,并且负责伏击的团都是不同师的,还有自己后派出去的两个辎重团,他们在战场上都是情报互通的,自己这些师长绝对部队用人去追击3000人的苏军溃逃部队的,要是那样的话他们就没有资格来当这个师长了。 战场上的变化果然如同杜晖的判断一样,左右两翼的东北军追击部队都超过了万人,当他们判断出溃逃的苏军兵力不多,并且接到属下的汇报,确定了一大股敌人的败退方向时,两边的部队各分出了接近5000人的兵力向乔尼巴耶夫斯基扑了过来,而距离乌兰巴托南门最近的部队就是那两个辎重团,他们在追击中和前面的东北军配合,把苏军不足三个团的兵力夹击并展开攻击后,苏军抵挡不住,不过他们接到命令,为了配合乔尼巴耶夫斯基的行动,他们选择了死战不退,东北军知道一时半会消灭不了他们,随后分出一个辎重团的兵力去阻击乔尼巴耶夫的“溃军”,乔尼巴耶夫命令其他师部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