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双雄对决之非洲战火_第七百零七章 外蒙战火(8) (第1/2页)
铁木辛哥虽然选择了撤退,不过他很难摆脱阿拉坦乌拉留下的两个连的追兵,好在苏军在撤退中,有大量的部队向铁木辛哥这边靠拢,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联络方式,还有战场上也相对混乱的多,最后铁木辛哥成功的摆脱了东北军的追踪,不过在撤退的过程中,他接到了一个很坏的消息,在凌晨5点的时候,在苏蒙边境的三处苏军补给站同时造成东北军的袭击,并且来袭的是敌人的骑兵部队,因为他们接到前线苏军败退的消息后,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南边,并且开始构建防御工事,因为谁都不会想到自己的后方会出现敌人,因为没有消息可以证明自己的后面还有东北军,而袭击他们的就是程御风的部队,很明显这三处据点都有苏军一个师的兵力驻守,不过他们都是步兵,攻击展开前,程御风的三个团都无限的接近前面的苏军了,并且展开攻击又是在苏军的防线后方,也就是说苏军的后背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打击之下,在密集火力的突然打击下,苏军马上乱作一团,利用苏军混乱的短暂时机,东北军骑兵部队展开突击,并且很快就冲入苏军防线,骑兵对步兵,虽然兵力上苏军是东北军的4倍,不过天然的兵种相克外加苏军被突袭,不知道到底来了多少敌人,还有前线的苏军已经完全溃败,这些条件加起来后,苏军真的扛不住了,并且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就是苏军的辎重部队和东北军的辎重部队可不是一个级别的,本来程御风他们以为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可以消灭这些苏军呢!没有想到的是两军刚刚搅在一起后,大量的苏军放下手里的武器,他们选择了投降,后来才知道这些辎重部队其实不是真正的苏军,他们是从外蒙逃出去的部队,因为开始的时候苏军对他们宣传,东北军占领外蒙后对当地人展开了屠杀,这让他们决心跟着苏军杀回去,不过杜晖的媒体在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他们反复的播出东北军占领外蒙后的种种仁证。 当然这些还是不能完全的打动他们,不过他们选择了当辎重部队,他们只是想看一看当苏军和东北军厮杀后谁能赢,然后才断定将来自己的去留,同时铁木辛哥也知道自己的对手是东北军和他的司令杜晖,所以他带来了苏军主力,就是要来一次硬碰硬,结果这些外蒙军队就成了辎重押运部队,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苏军败的太快了,仅仅半个月的战斗而已,苏军就全面溃败了,而此时自己还遭到了致命的打击,结果当他们里面有人选择投降的时候,就出现了另外一幕,投降也是传染的,当然后来程御风他们弄明白了这些人的来历后,把他们押回内蒙,并且分给他们应有待遇,当然这些部队里也有苏军的特工,但是这些外蒙人还是知恩图报的,苏军的特工很快被甄别出来,然后…… 在铁木辛哥带着苏军溃败的部队还没有出现在苏蒙边境的苏军补给据点时,程御风就带着部队完全攻克了这里,随后根本就不用教了,他们都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首先就是分出少量的部队看守俘虏,然后部队主力换上苏军的军服等待铁木辛哥部队的到来,另外一方面,杜晖留下150公里外的装甲部队,开始突袭苏军贝加尔湖东边最重要的据点赤塔,杜晖知道苏军一定会从那里抽调部队来增援的,所以他把自己的装甲部队放在了很远的地方,就是不希望苏军侦查到这一切,还有一点,杜晖原来准备利用自己的空军进行夜袭,不过现在不需要了,所以他准备让自己的空军挡住苏联空军就可以了,因为他后面还有一个更加巨大的计划,而杜晖把这次出兵的最终目的放在了夺取贝加尔湖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贝加尔湖,“贝加尔”一词源于布里亚特语,意为“天然之海”。它湖型狭长弯曲,宛如一轮明月镶嵌在西伯利亚南缘。长,相当于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之间的距离,平均宽48km,最宽处79.4km,面积达。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欧亚第一大淡水湖,素有“西伯利亚明眸”之称,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更加凶狠的是因为,这个巨大的淡水湖,据说可以供给10亿人口半个世纪只用,这代表什么,就是说这个湖将来可能成为中国未来战争的“动力源泉”,杜晖知道后世的各种污染……还有杜晖把第一攻击目标就放在这里,也因为贝加尔湖无论是东还是西,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下还有这个世界上别人不知道的秘密,并且这也是将来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