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_第四卷 双雄对决之非洲战火_第七百二十五章 生意往来(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 双雄对决之非洲战火_第七百二十五章 生意往来(1) (第2/2页)



    而希特勒能接见一个中国商人也是历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他马上让人去联系李兴民,同时说明如果可以的话,自己希望和他见一面,谈一谈关于今年合作的事情,毕竟现在的希特勒已经没有和苏联开战前那么狂了,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碰壁后,尤其是苏联人的这次反击让他们感觉苏德战争也许还要拖一拖,而他接见李兴民也不光是为了作战物资,其实大家最后的敌人都是美国,如果中国可以给自己提供大量的必需品的话,自己可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重工业上,当然此时希特勒还不知道李兴民和杜晖的关系。

    李兴民接到希特勒的邀请函后3天后就抵达了柏林,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见面,随后就是讨价还价,这一次杜晖不打算赚太多,并且给希特勒的价格要比给德国商人的还底一些,当然就是压缩了德国商人们的利润,然后希特勒和李兴民平分了,这样的话李兴民和希特勒都赚了,同时杜晖要打开和德国人做生意的渠道,而下一次就不是这个价格了,因为他们需要吗?只是希特勒的需求量非常的大,包括希特勒在内都没有想到李兴民会一口答应,并且承诺半个月内到货,希特勒有点吃惊,同时他还希望李兴民把货物送到欧洲的港口,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和运力了,不过李兴民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在交易时,地中海不容许出现轴心国联军的舰队,同时自己还必须派出足够的舰队护航,并且要以等价的黄金进行交换,这个问题希特勒居然没有和人商量就答应了,他知道现在自己的军队需要什么,而黄金这东西目前对自己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就是在法国银行中劫掠的,还有其他国家搜刮来的黄金太多了,只是他还是担心中国人拿来的这么庞大的生产能力,并且能马上交货,并且价格公道,而让希特勒感到奇怪的是这边刚刚签订了条约,原定半个月才交货的物资,李兴民仅仅用了10天就把这些货船驶入地中海,在希特勒制定的港口和德军进行了交接,希特勒得到汇报后也是大吃一惊,当然他没有想到这是中国人提前准备好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希特勒会更加的震惊,那就说明中国人知道这场战争要打多久,那要比中国的生产能力庞大还恐怖的多的多,对于希特勒来说,他现在要的就是战争的胜利,如果能吞并苏联,下一步就是中国,到那个时候自己花出去的钱还是可以回来的,所以希特勒不在意这些东西,只是他不知道苏德战争他不一定能赢。

    这次交易量太庞大了,比历史上的诺曼底登陆的船只还要多,同时还要把德国人停住港口中满载黄金的集装箱装船,1个月后这些黄金才抵达澳大利亚,李奇又有了和美国股市博弈的资本,同时这一次买卖仅仅是刚刚开始,接下来的4个月中,李兴民和希特勒又做了4次这样的生意,并且一次比一次规模大,而杜晖是提前几年就准备了这些东西,所以可以满足苏德战争中德军的需要,不过价格却一次比一次高,不过这不要紧,只要德军利用这些东西在前线不断的取得胜利后,这些花销对希特勒来说还是值的,同时李兴民也会做生意,他告诉希特勒自己要让人加班加点的生产这些东西,就必须付给他们高额的报酬,要让自己赔钱自己还不如不卖呢!所以希特勒最终还是同意了李兴民每一次的价格敲诈。

    关于这几次的生意往来,最高兴的还是中国的老百姓,其次是李奇、阎锡山还有孔祥熙,阎锡山前面说过,山西的东西大量的滞销后他很头疼,不过总司令还让自己加大生产力度,那个时候他不明白,现在他知道了,原来总司令在几年前就预料到这些物质的去处了,而现在弄的阎锡山害怕了,因为在这么运输下去,山西会被搬空的,当然杜晖也主意了这个问题,后来的时候杜晖告诉阎锡山,清理了山西的库存就可以了,孔祥熙就不用说了,这一次他赚大发了,从李兴民第一次和希特勒做生意后,他的资金就成倍数的不断增长,而李奇呢!比他们赚的多的多,毕竟澳大利亚的生产能力更大,这些东西储存的时间更长,这也是李兴民敢于和希特勒不断承诺的原因,同时李奇在澳大利亚下令加大生产力度,不过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所有的这些作战物资上,不管是瓶子装的还是其他什么包装的,上面都有中国战神杜晖的标志,同时也是告诉其他国家,这些东西是中国人生产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