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双雄对决之浩瀚大洋_第九百零五章 再战开罗(3) (第1/2页)
血雨腥风的二次开罗会战整整持续了一个星期,魏克斯和横山勇在付出了三十万人伤亡的代价后,终于肃清了杜晖在开罗城外的所有阵地,当然双方的战斗在这一个星期中,也是斗智斗勇,此时基层指挥官的能力得到了不断的升华,德军唯一可以对杜晖构成巨大威胁的就是他们的炮兵部队,不过由于东北军炮兵攻击的准确度明显在对手之上,最后魏克斯和横山勇商议,把自己的火炮尽量的往外围移动,也就是说他们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自己火炮的射程保持对攻击部位的最大射程就可以了,而距离越远前面也说过,这个时代的炮兵不是打的不准,而是武器装备的要求有一定的偏差,你明明瞄的是25公里外的目标距离,并且一切参数都正常,可是炮弹落地后就是发出了偏差,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还是一直都在发生,而魏克斯和横山勇之所以这样选择,主要就是这几天和杜晖炮兵的交战结果,让他们感觉到必须要这样做的同时,还必须把自己的炮兵都分开,以往德国人非常愿意把自己的炮兵和其他机械化步兵都集结使用的,但是这一次他们遇到了对手,一个比他们更加强劲的对手,并且杜晖的炮兵是分散使用的,一旦让他们找到自己炮兵阵地的大概位置后,他们发动一次突袭,自己的炮兵损失还是巨大的,而横山勇把自己的炮兵一直都是分散使用的,效果能比德军好的多,这是魏克斯和横山勇对这段时间炮兵方面的总结,而步兵方面的总结,的确让两个人赶到头疼,30多万人的伤亡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数字这么简单的,首先就是不能和敌人打白刃战,双方在这一周里一共进行了13场真正的白刃战,还有另外一场等等在说。 毕竟德军现在的战术就是用人来堆,而这些白刃战打的基本上都是团级别以上的,按照常理来说,欧洲人的身材,也就是硬件方面比亚洲人要强很多,这一点也是为什么双方进行了13场白刃战后,最后魏克斯和横山勇才研究不能在这么打的原因了,尤其是魏克斯他不认为中国人可以在这个方面上超过自己,在双方的对射中,他们知道自己不占任何的优势,并且杜晖的部队还有坚固的防御工事,第一次白刃战发生在开战后的第二天,并且是晚上,联军不断的冲击着守军的防线,城外东北军的弹药储备虽然不少,不过杜晖也没有完全意识到魏克斯会彻夜不眠的进行攻击,从早到晚并且是所有防线上都在不停的战斗,虽然自己的阵地上到处都是敌人的尸体,同样自己这边的损失也在不断的攀升,然后敌人又发起了3个团以上规模的冲锋,驻守这里的部队一共才两个营,这是开罗城南门外的一处重要的防御工事,敌人是被打死一个冲上来两个,这种情况下想顶住敌人的猛攻,要么火力比对手猛,要么人比对手多,而两个小时过去后,敌人的数量没有减少不说,守军的弹药储备出现了问题,随后敌人冲入守军战壕,双方展开白刃战。 在整个过程中,开始的时候联军大约有1500多人,而守军目前不足500人,并且是黑天双方的锋线部队绞杀在一起后,后面的部队就不能继续开枪,而联军没有认为自己在优势兵力的情况下拼刺刀还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如果是日军他们会使用人弹,不过现在欧洲人的战争一般情况下很少使用这种变态的“武器”,同时在面对瘦小的中国人时,好多欧洲大兵都是笑着冲上去的,并且在冲锋的时候他们还叽里呱啦的说着让中国人尝尝我们拳头的滋味,当然这仅仅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其实东北军目前是非常不愿意打白刃战的,用杜晖的话讲叫老子用大量的弹药把你们培养起来,难道是让你们上前线去拼刺刀的吗?这话绝对有道理,只不过有些时候被逼的也没有办法,对于东北军来说,他们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也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多不要命的欧洲人,当然这也是魏克斯和横山勇把部队混编的结果,如果士兵们不冲上去,后面的督战队直接就把他们处死了,这就是两人想出的对付意大利人的办法,并且只要把他们敢压在上架后,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冲上去,否则就是一个死,但是白刃战展开后,他们终于领略了中国人的连体格斗战术,首先就是力量上的比拼,几乎没有一个欧洲大兵会认为自己挡不住对手劈下来的一刀,但当他们真正接招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超过80%的人真的挡不住,当自己被敌人劈的一个趔趄的时候,旁边的敌人一刀就刺了过来,双方的配合非常的默契,而欧洲大兵们来自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