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_第二百九十五章无愁纸、印刷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五章无愁纸、印刷术! (第2/2页)

的鱼饵了

    秦汉时期,文字一般写在布帛、竹简上,前者价格昂贵,只有少数贵族使用的起,无法大规模的普及;后者倒是便宜一些,可惜太过笨拙了,不易随携带,因此上,人们在寻找一种价格低廉、携带方便的载体,那就是纸张了

    华夏民族是聪明的,西汉武帝时期,有人以黄麻为原料,制造出一种黄麻纸,质地柔软,色泽光亮,携带起来也很方便,可惜造价太贵了,难以大规模普及

    到了东汉明帝年间,出了一位聪明的宦官蔡伦,此人别出心裁,用树皮、麻头、破布、烂渔网为材料,制造出一种廉价纸张,称之为蔡侯纸,算是向前迈出一大步

    话又说回来了,一分钱,一分货,蔡侯纸造价低廉,可惜原材料没选好,加上一些工艺缺陷,制造出来的纸张,色泽混浊,干硬易裂,书写上文字之后,容易变成一团黑疙瘩,字迹模糊,难以辨认,因此上,人们宁可使用笨拙的竹简,也不接受这种蔡侯纸

    萧逸为穿越一族,为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自然要煽动几下蝴蝶翅膀了,他根据前世的记忆,改革了造纸技术,精简了工艺流程,放弃木纤维,改用竹纤维,经过反复实验之后,制造出一种物美价廉的纸张,至于名字吗,就叫无愁纸

    无愁纸洁白如玉,质地柔软,易携带,可装订,造价也很低廉,墨水写在纸上,黑白分明,字迹清晰,可以长久保存下去,诸子百家见到之后,一定会欣喜若狂的

    当然了,有纸无字,等于白搭,文化要想传播开来,就需要大量的书籍,光靠着人工抄写,一字一句、一行一页,耗费精力不说,速度也太慢了,要想获得大量书籍,必须用到印刷术,这也是萧逸的第二份礼物

    “回禀大司马,您委托老夫的事,已经置办妥当了,这是模具样品,还请过目一下”

    人影闪动之间,一青袍的贾诩,迈步走进了大堂,怀中紧抱着一个铁盒子,如同绝世珍宝一般

    忍受不了书籍的惑,贾诩留在无愁侯府,成为了一名高级门客,每天品尝美酒,阅读书籍,子倒也逍遥自在,此人号称毒士,却也博学多才,嗜书如命,萧逸就把印刷术的事,全权交给贾诩督办了,看来效率很高吗

    “小子见过文和先生,近研读太公六韬,遇到了几处疑难,还望先生赐教一二”

    贾诩进来之后,郭逸反应最快了,上前行礼、搀扶落座、献上茶水,服侍的殷勤无比,完全是弟子之礼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贾诩是乱国毒士,郭奕是腹黑小子,二人格类似,人品相同,都是暗黑类的角色,同住在无愁侯府中,自然的混到一起了,而且相处极为融洽

    郭奕佩服贾诩,一步三毒计,计计断人肠,狠辣的一塌糊涂,比起父亲的兵家诡道,这种厚黑之学,更适合自己的胃口呢,一定要全部学过来

    同样的,贾诩欣赏郭奕,小小年纪,满腹坏水,脸皮比城墙还厚,为人又聪慧好学,有心好好调教一下,后继承自己的学问

    一个有心学习,一个用心教导,二人相处融洽,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正式举行拜师礼了,那个时候吗,天雷遇地火、大毒教小坏,不知多少人倒霉呢

    “有劳文和先生了,此物一旦问世,印刷书籍,传播文化,利在千秋万代,真是功德无量呀”

    萧逸接过铁盒子,打开仔细观看,里面全是一分大小,黄泥塑造的小方块,刻上反转文字后,再用烈火烧制成陶,足有几百个之多,可以随意组合、千变万化,正是华夏文明之一活字印刷术

    有了上好的纸张,再加活字印刷术,各种珍贵古籍,想要印多少,就能印多少,凭着这两样东西,何愁诸子百家不服,文昌盛世不造呢

    “报皇宫内送来一份请柬,请大司马亲自过目的”

    众人谈话之间,侍卫长小斌走进来了,手托一份粉红色请柬,上面八个字海燕手书,萧郎亲启

    萧逸不敢怠慢,连忙打开观看,只见字迹清秀,飘逸若仙,略带一股女儿香,正是海燕公主的亲笔,里面的内容是邀请萧逸,两之后,许昌城北狩猎,并骑驰骋山野,怀念故人之

    “海燕公主聪慧过人、魄力十足,为了大汉江山社稷,她什么事都做的出来,恐怕没安好心呢我是去赴约还是不赴约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