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粮食-士族门阀,利益之争! (第2/2页)
有粮食,可以换取大量的钱财,邺城的粮价一日三涨,也是他们幕后cao作、囤积居奇造成的,至于饿死多少百姓,门阀们一点也不在乎! 其次-兼并土地,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可是饥寒交迫之下,也只能挖rou补疮了,以低廉的价格卖出去,换取全家活命的口粮,放眼望去,门阀们的万顷良田、山庄果园,都是这样弄来的呢! 最后-畜养奴仆,百姓们典当家产,依旧难以活命的,最后卖无可卖了,只能卖自己的身体,在灾荒之年里,只需要几升粮食,就能换一个强壮奴仆,或者漂亮女奴! 天下的士族门阀,都畜养了大量的奴仆,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还有一些超级世家,奴仆超过了万人,而且对主人唯命是从,稍加训练就是一支军队,也就是造反的资本了! 因此上,灾情越是严重,难民越是众多,士族门阀的利益也越大,他们自然不肯捐粮救济了,反而唯恐事态不严重,在暗中阻扰赈灾呢! 钱财、土地、人口,国家命脉之所在,只要控制了这三样,士族门阀就会无限的扩大了,甚至是架空朝廷,成为实际执政者,大汉王朝衰落到这个地步,一半的责任就在门阀身上! 当然了,作为王朝的掌控者,也在压制门阀势力,比如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销毁天下兵器,铸以为金人十二,又把各地六万富户,强行迁移到咸阳城,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汉武帝更霸道一些,任用张汤、赵禹、宁成、义纵……一大帮子酷吏,大肆杀戮地方豪强,阻止土地兼并,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问题是,遇到明君圣主,还能震慑住门阀们,遇到无道昏君,可就彻底不行了,顺帝、质帝、章帝、桓帝、灵帝……东汉后期的君主,一代更比一代废物,门阀们趁机兼并土地,蓄养私奴、国家不乱套才怪呢! 现在吗,这个难题又出现了,要想解决灾荒问题,必须弄到大量粮食,要想弄到粮食呢,又必须对士族门阀下手,这个决心不好下呀! “老夫欲效仿汉武帝,以王者之鞭,鞭挞士族门阀,让他们乖乖的听话,交出手中粮食如何?” 曹cao手抚宝剑,目露杀机,准备用武力解决问题了,横竖没有办法了,不如以力破局,汉武帝杀得,自己为何杀不得? “门阀势力根深蒂固、影响极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恐怕引起剧变,还请丞相大人三思?” “河北尚未完全平定,此时震慑士族门阀,恐怕会引起大乱子,袁氏趁机卷土重来,局势可就难料了!” 郭嘉、程昱连忙劝阻,天下官员出身士族,或者与士族有关系的,起码占了八成以上,一旦触怒这个庞然大物,如何收拾残局呢? 曹营一向唯才是举,寻觅、提拔、重用寒门子弟,试图培养一个庶族集团,不过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与士族门阀相对抗,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呢! 萧逸也是频频摇头,反对用武力解决问题,一方面:士族根深蒂固,势力遍布朝野,真要是硬碰硬的话,谁输谁赢不好说呢,甚至是两败俱伤! 另一方面,曹cao乱世jianian雄,就算要对付士族门阀,也不会亲自出马的,而是借刀杀人,至于那柄又锋利、又顺手的刀,恐怕就是萧逸本人了! 如此一来,即震慑了士族门阀,巩固了曹家的基业,又让萧逸双手血腥,树立无数的敌人,也失去了问鼎天下的机会,可谓是两全齐美了! 萧逸的人生目标,不是做别人的刀子,而是一位执刀人,自然要坚决反对了,自己只为国杀人,而不为人杀人! 就这样,众人反复讨论,忙活了大半夜,也没有任何的结果,只好各自回去休息,想想是否有别的办法,可以在短期内弄到粮食! 巡视营地-遇到刺杀,深夜密谋-未有良策,萧逸身心俱疲,回到卧室呼呼大睡去了,一直睡到第二天午时,这才从床上爬起来! 与此同时,有亲兵前来禀告,自己的平生好友-天下第二财阀-梁小鱼,前来登门拜访了! “哈哈!--财神爷来了,粮食问题就好办了,速速请他进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