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小女王死了? (第1/2页)
,大魏能臣 董家村-位于江陵城东百余里处,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邻水的小村落,因其位置偏僻、道路崎岖,少有商旅行人往来,也少了红尘乱世的纷扰! 村内有百余户人家,靠着耕种、养蚕、打鱼为生,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纯朴勤劳,邻里和睦相处,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小日子! “吽!--吽!” “大家伙勤快一点,收了稻谷、交上皇粮,否则上面怪罪下来,咱们董家村就要倒霉了!” “听人说曹军南下,已经占了江陵城,可不管谁当家做主,老百姓也得纳粮交税,这就是咱们的命呀!” ………………………… 清晨时分,瘸腿的老村长董大、牵着一头断角老水牛,在村外小路上行走着,一边巡视地里情况,看看庄稼长势如何,一边督促着村民们,抢在雨季前收割稻谷! 金秋十月,地里的稻子成熟了,而且颜色金黄、颗粒饱满,村民们要收割、脱粒、晾晒、装袋……上交了皇粮、军粮、各种杂税之后,剩下一点点才是自己的! 接下来,百姓们还要下河捕鱼、上山砍柴、煮茧抽丝……辛辛苦苦的忙碌,才能勉强养家糊口、吃上几顿稀饭! 巡视一圈之后,让老牛自行觅食去了,老村长脱下了短衫、露出满是刀、箭伤痕的身躯,而后拖着一条瘸腿,也下地一起参加劳作了,农村是不养闲人的! 有人肯定疑问了,亭长、村长这类人物,为何全是瘸腿、断臂、瞎眼……满身伤痕的老者,难道偌大村子里,就找不到一个全乎人吗? 原因也很简单,汉代实行‘全民皆兵’制度,男子到二十岁成年、就要向官府申报户籍,正式从军入伍了,做上三年戍卒,或者卫卒,才能回家授田、娶妻生子! 如果国家有需要,还会随时征调男丁入伍、次数不受限制,直到五十岁退役为止,因此汉代的成年男子,全都有从军的历经,伤残的自然很多了! 如果一个男子不当兵,就无法申报户籍、也领取不到土地了,只能成为黑户,一辈子娶不上媳妇! 民间挑选亭长、村长,一论军功,二比威望,三看本领,那些为国家征战、满身伤痕,又见过世面的老兵们,自然就脱颖而出了! “哒!--哒!哒!” 村民们忙碌之间,远处传来隆隆的马蹄声,数百名铁骑呼啸而至、快的就像一阵旋风,一个个披挂重甲、携带弓弩,浑身杀气腾腾的,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精锐! 队伍中有一匹墨烟驹,上面端坐一位青年,身材高大、狼背蜂腰,眉毛又黑又浓,目光锋利如刀,容貌说不上英俊,却有一股特殊的魅力! 此人穿着普通,也没佩戴甲胄,却有上位者的气质,如果说周围的骑兵、是地狱中的幽灵鬼卒,他就是坐镇地狱、执掌轮回的阎罗王! “敢问这位老丈,此处可是董家村吗?” “董家村-村长董大,拜见各位军爷们,田中稻谷正在收割,晾晒后就交付军中,万万不敢短缺了! 军爷村内休息吧,小老儿让人备下鲜鱼、美酒,一定好好的款待,军爷们看上什么了,可以随意的拿取,还请不要sao扰百姓们!” ……………………………… 队伍在村口停下,黑脸青年翻身下马、抱拳行礼询问,态度很是随和呢,骑兵们则分布四周,形成了护卫之势! 董大从军多年,还算有些眼光的,知道来了一位大人物、起码是偏将、校尉之类的,吓得连忙跪拜在地,生怕惹来屠村之祸! 村民们也停下活计,恐惧的聚拢在一起,青壮男子在前,老弱妇孺在后,其中有大姑娘、小媳妇之类,纷纷从稻田中抓了污泥,把自己的脸蛋涂脏、头发也尽量弄乱! 乱世之中-匪过如篦、兵过如剃,这些兵大爷劫掠起来,可比土匪厉害的多了,财物、粮食、牲畜、女人统统的不放过,动辄图灭整个村子呢! 久而久之,村民们也学乖巧了,只要不伤人命、财物之类随便拿走,多陪笑脸、多说好话,反正尽量的糊弄呗! 不过吗,百姓们也有底线的,当苟且偷生也成奢望之时,他们就会奋起反抗了,乖巧的小绵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