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百四十四章 深奥 (第1/2页)
外面居然下雪了,虽薄薄层,没有书中写的味道却感到很冷。各位书友,到了冷的时候,多穿衣服,保护好身体,有身体才有革命的本钱。 香山上长满了桃树,到三月桃花开时,满山带着红艳与香气,故名香山。年四季景色最盛之时,是三月,二是桃子成熟之时。至于秋天,是看不到满山红的。 来到香山,郑朗才感到历史巨大的变化。 张引射了箭,再次落空。 耶律洪基大笑,说道:郑相公,看我的。 箭射去,那只刚张开翅膀想飞走的野鸡从树干间掉下来 梁王好箭法。 耶律洪基自傲地笑,说道:郑相公,你难道在战场上未杀过人 箭法再差,也不至于沦落到这地步。 殿下,你说的杀人,是指那种杀人 有何区别 若是亲手杀人,我是未杀过,甚至长那么大,没有宰杀过只鸡。然而我主持我朝与西夏数次战役,间接死在我指挥之下,有近十万西夏兵民。虽不及元昊杀得多,在三国之中,我当数第二位。 元昊杀死的宋朝兵民没有郑朗多,但还有回鹘,有吐蕃,有契丹,郑朗数次大捷击毙的数量虽多,也远远不及元昊。 郑朗又看着远处的青山碧岭,说道:用弓箭杀人,:生能杀多少敌人,若用儒学杀人,才尸积成山,血流成河。 军事与儒学有何关舢 各个策略指挥,是与儒学无关,但儒学教我怎么样去用人,正是这种学问,使我用好诸将这才取得各场战役胜利。所以儒学学得好,用在治国上,它是世间救人最大的法宝,用得军事上它是世间最大的杀器。 似乎也能说得通,可耶律洪基不傻,过了会儿,又问道:但元昊不会学习儒学。 殿下,错也,赵德明当时与我朝贵国友好,三国之间从不兵革相见,为什么自元昊起三国交战是因为元昊身边聚集了些汉人的儒士他们窜夺元昊立名位法正统,所以才有这么多战争,岂不是儒学杀人 耶律洪基想了好会儿,说道:谢过郑相公指点。 这个忽悠 郑朗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契丹小太子是严格的按照师生礼待他的,可自己却将他往条很不好的道路上带下去,儒学,释道狩猎。唉,不知道让范仲淹来选择,又做何选择。 耶律涛基待他越尊敬他心中越内疚,心中矛盾重重。 这段描写很得意,即便是敌人,也写得人性化 耶律洪基又问道:郑相公,你箭法如此 我的箭法很差是吗 耶律洪基重重点头,然后与干侍卫窃笑,岂止是很差,差得没边,郑朗放箭,可怜站在左右的侍卫连忙闪开,不是前方,前方根本就不敢站人,天知道郑朗的箭射到什么地方。但也没有人不尊重,人家厉害的是学问,非是箭术武艺,若论此,契丹箭术武艺高超的勇士不要太多。 郑朗也乐,又问道:我箭术很差,为什么还喜欢狩猎,对么 是啊。 我喜欢狩猎,不是猎物多少,而是种乐趣。就象有人喜欢垂钓,除了渔者,多有士大夫,他们当真在乎所钓的鱼这是钓之乐也。动极思静,静极思动,动静相结合,人生才不会泛味,人生不枯躁,思考事物头脑便会更清醒。 受教,难怪祖宗立下法制,要四时捺钵。 也能说。郑朗点头。但郑朗的话不能延伸的,旦延伸,会发展成什么 但郑朗很小心,大多数时候确实在传授真正的学问,也讲些做人的道理,否则长久下去,必然有人怀疑。若是让人怀疑自己将契丹未来的皇帝带上条不归路,契丹人会如何对待自己 宋朝为郑朗吵翻了天,郑朗本人小日子过得很快乐。 偶尔教学子的儒术,对象不限于学子了,学的人太多,包括许多大儒。或者进皇宫溜达溜达,授小太子些学问。或者与些当地名门交流。这些大户人家对郑朗很慎重。 他们保留着许多唐朝的传统,不仅是部曲制度,还有对门第的看法。虽说什么四大家族,在当初的崔卢郑李王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况且郑朗本身的地位。不说以后会不会被契丹重用,人家也是宋朝的宰相,能有什么资格瞧不起。然后看书,或者钓钓鱼,或者打猎。 契丹人也不急,想杀死郑朗简单,想郑朗为他们所用,得慢慢来,使其归心,反正来了也别想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