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八章 揣摩 (第2/2页)
羡慕他呢。” “若有来世,臣妾愿和皇上做一对乡野夫妻,每日耕田织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身边再有几个可爱的孩子,妾身心满意足。” 皇后的脸上,泛起了一抹恬淡的期望。 “是啊,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最是真实美好。” 怅然的叹了一句,景熙帝的话语声中,竟有些淡淡的落寞。 天色渐渐的黑了下来,似乎只是一瞬间的功夫,晚霞便被阴霾掩住,而身后,已有宫婢点燃了灯烛。 牵着皇后的手站起身,景熙帝扶着她走到石径小道上,两人缓步朝毓秀宫走去,身后的灯火摇曳着,拖长了两人的身影。 经过乾安殿的时候,景熙帝目光深沉的看了一眼正殿,轻声说道:“那年,父皇问他,若是将大梁传承给他,他能否将大梁治理好。” 知晓景熙帝话语中说的“他”指的是谁,皇后心中一惊,手也倏地缩了回来,片刻,才觉得自己有些反应过激了,皇后讪讪的笑了笑,安静的跟在景熙帝身旁,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他说,他的愿望,只是当个大将军,保卫大梁疆土,而且,他也相信,朕能将大梁治理好。” 似是看见了当时的情景,景熙帝的面上,带着一丝和煦的亲切,“打小,他的愿望就是当个大将军,这么多年,他也一直在朝着自己的愿望努力,所以,朕愿意助他一臂之力。更何况,有朝一日,朕,也用得着他。” 抬脚跨入毓秀宫宫门,景熙帝的话也说完了,之后,再未提及半句。 七月初二,姗姗来迟的夏雨才酣畅淋漓的落下,豆大的雨点打在屋顶的瓦片上,夹杂着电闪雷鸣,仿若整个天空都要被划破一般。 慕嫣然将肇哥儿拢在怀里,生怕外面的响动吵到他,可小家伙吃饱喝足,睡得酣甜,直到雨势渐小仍旧没醒过来。 “小少爷性子真好……” 探头看了一眼肇哥儿,紫月一边纳着鞋底,一边笑着夸道。 “皮实着呢,倒害的我白担心了一场。” 打趣的说着,慕嫣然听着雨似是快停了,唤了白薇和佩云让她们把屋里的窗子打开透透气,一低头,便见小家伙打了个哈欠,睁开了迷蒙的睡眼。 逗着肇哥儿玩了会儿,便听得外头有细微的说话声,慕嫣然满含笑意的看了一眼紫月道:“快去吧,大全来接你了,路上小心着点儿,快临产了,没什么事,就别往我这儿跑了,省得大全时时刻刻提着心。” 面色赧然,紫月嗫喏着应下,转身朝外去了,不一会儿,两人的身影,便从回廊下消失了。 大踏着步子进来,贺启暄甩了甩头上的水滴,进屋去更衣了,少顷的功夫,便出来歪在了慕嫣然身边的软榻边,盯着肇哥儿玩了起来。 爷俩大眼瞪小眼,不一会儿,肇哥儿就瘪了瘪嘴作势要哭,贺启暄无奈的笑着,一旁,慕嫣然扬声唤了乳母,让她抱着肇哥儿下去喂奶了。 “可有什么眉目了?” 屋里无人,慕嫣然看着贺启暄轻声问道。 摇了摇头,贺启暄低声叹道:“许是我想多了吧……” 两年的功夫,从兵马大将军再到护国并肩王,贺启暄的荣宠,可谓是大梁独一份了,如今,不止是朝臣,便连平头老百姓,都在猜测着景熙帝这般高看贺启暄的内里缘由,可是,无人能猜透景熙帝的心思。 “我总是觉得,皇上这么做,是知晓了什么,可是,到底是什么,我却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贺启暄有些怅然的叹道。 心中一动,顿时想到了玉太嫔从前在信里提过的事,慕嫣然犹疑着说道:“皇上膝下只有大皇子,如今大皇子又身子不好,你说,皇上是不是怕将来都城有变乱,所以,提前布置起来了?” 慕嫣然的猜想,贺启暄不是没想过,可若真是有了变乱,他远在郓州,远水解不了近渴,可以说是完全无济于事。 如是想着,贺启暄摇了摇头,否决着说道:“即便有变乱,都城中有皇上握在手里的三十万禁卫军,无人能掀得起风浪来,所以,应该不是。” 见慕嫣然仍旧冥思苦想着,贺启暄失笑的拽了拽她的衣袖道:“将来的事,就到了将来再说,你何苦跟着现在烦忧?小心愁成老太婆了……” 打趣的说着,贺启暄正欲起身,却见慕嫣然一脸严肃的问道:“那若是,皇上手里的三十万禁卫军,有人反了呢?” 闻言,贺启暄神情一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