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_第四卷 双雄对决之非洲战火_第七百一十八章 攻克赤塔(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 双雄对决之非洲战火_第七百一十八章 攻克赤塔(1) (第2/2页)

国势如破竹,截止8月1日,攻击苏联的德军3个方面军团,西北战线,两个星期苏联红军败退450公里,放弃波罗的海沿海地区。苏联红军24个师被彻底击溃,20个师损失60%的人员和装备,德军很快进抵列宁格勒城下。西部战线是德军突击的重点地区,德军从格罗德诺和布列斯特要塞方向达成对苏联西部军区的合围,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沦陷,苏联红军败退350公里,30个师被歼灭,70个师损失50%以上的人员。德军相继在明斯克、斯摩棱斯克、维亚济马等地三次实施有效突击,包围并歼灭大量苏联红军部队。在西南战线上,德军的主要目的在于摧毁苏联在乌克兰的农业和工业基地,并获得黑海港口作为补给站。当面为苏联基辅军区和敖德萨军区,西南方面军是苏联实力最强的一个军区,在战争初期,由于苏联红军不断实施反击,德军在这个方向的进展最为缓慢。但由于德国的军事实力此时远在苏联之上,因而德军依然长驱直入抵达第聂伯河。由于西方面军损失过大,西南方面军的右翼暴露又未及时转移,1940年7月31日,德军在基辅战役中将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包围,血战10天,苏联红军少数突围,66万余人被歼灭,其中包括6万名军官,包括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参谋长图皮科夫中将在内的多位高级将领在突围战中阵亡。德军占领乌克兰全境。

    德军占领乌克兰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量的乌克兰人,包括妇女都希望加入德军阵营,这也是苏联高压下的政治产物,同时也包括波罗的海三国,苏联以武力吞并他们后,反抗苏联的抵抗分子一直都存在,现在德军打过来了,他们马上加入德军的行列,给了苏军致命一击,并且还给德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这都是苏军在战场上陷入被动的原因,希特勒对德军第一阶段的作战计划很满意,随即德军统帅部开始研究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当然对于西线这么大规模的战斗来说,没有人会意识到中苏之间的“小型”战斗会改变什么战争走向,德国人没有注意,就是斯大林这个时候也把防御的重点放在了西线,因为那里是他的工业基础,也就是苏联的战争命脉,不过他还是给赤塔守军下达了死守的命令,他要让中国人知道,就算是赤塔城被中国人夺取了,也要让中国人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来自赤塔的情报显示,东北军就算来了援兵,兵力上也不是很充足,其实他也是抱有一种侥幸心理。

    粟裕没有给赤塔城守军过多的准备时间,同时这也是杜晖的想法,拿下赤塔后,以赤塔城为防御中心,可以起到牵制苏军和日军的作用,同时杜晖还下达了一个命令,夺取赤塔城后,让城里的人,包括老百姓一起出来,把赤塔城下双方交战后,废弃的大量战车就是用人拉,也要把他们都给拉回来,这样的话杜晖也感觉到自己手头的兵力不足,随后他让李文化抽调10万精兵过来进行布防,同时几天后自己的辎重部队就可以抵达,因为他们是用汽车进行运输的,所以用汽车把坦克拉回去这个计划还是可行的。

    现在的赤塔城已经并粟裕的炮兵团炸的面目全非了,同时程御风和粟裕采取了围三缺一的打法,开始的时候苏军还想和东北军打巷战,但在老辣的东北军面前,苏军的计划最终还是搁浅了,东北军进入城市的部队是3人一组,冲锋枪手,狙击手和步枪手相互配合,同时粟裕把剩余的坦克分成3个梯队,让攻城的战士们时刻都有坦克的协助,由于苏军缺少杀伤三五式的有效手段,就如同日军当年攻击南京城一样,用人堆是很难挡住三五式的攻势的,并且三五式可不是历史上日军的“薄皮棺材”,不是苏军简简单单的弄些燃烧瓶或者普通炸弹就可以解决的,同时配合在坦克周围的东北军步兵,无论是远近都可以相互照应,战斗从8月1日凌晨开始一直打到8月3日凌晨,赤塔城五分之四的区域都落入东北军之手,并且东北军的损失微乎其微,2天的战斗损失不足2000人,而苏军的损失在人以上,苏军的战斗意识也不错,但在绝对优势面前,还是难以换取战争的胜利,尤其是苏军被挤压到城市的西北角后,粟裕首先命令自己的炮兵打光手头的炮弹,同时程御风的部队在城外进行埋伏,程御风带来的都是骑兵,3000骑兵埋伏于城外,等待着苏军彻底崩溃的一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